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发展,通过补短板、谋创新、促转型,引导研发-工程化-产业化协同发力,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已逐渐从过去要素驱动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转变。随着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提升产品性能,并对产品全生命周期健康状态诊断和管控,通过制造、服务一体化,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价值链延伸转变。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成为行业转型升级重要方向。
同时,国家深入推进“30·60”双碳目标,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坚持能源供应安全前提下,实施重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节能降碳行动,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及源网荷储一体化。坚持全国一盘棋,科学有序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公司秉承“为人类文明创造智慧绿色能源”的企业使命,致力于成为石油、化工、冶金、空分、电力、智慧城市、环保、硝酸、发酵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方案解决专家,构建了以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为圆心的“1+7”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设备、EPC、服务、运营、智能化、金融等七大增值服务。
公司自主研发的轴流压缩机、离心压缩机、能量回收透平装置、硝酸四合一机组、空分机组、汽轮机等多项高效节能环保能量转换装备产品,广泛应用于“两高”流程工业领域;以“一流技术、最短工期”的工程业务,为用户提供包括工程项目总承包、机电设备安装、节能项目诊断评估和能效分析、能量转换系统及节能环保工程等的系统工程方案和交钥匙服务;面向用户工艺全流程,提供包括设备委托管理、备品备件零库存业务、安装调试、升级改造、检修维修、维护保养、透平专用润滑油、自动化系统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高效、长周期、低成本系统服务;开展气体单元、发电单元等能源基础设施专业化运营服务,显著降低成本,创造效益价值;打造产品智能化、过程智能化、服务智能化三大体系,为用户提供面向分布式能源领域的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金融服务体系以产融合作为切入点,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聚集市场需求,为客户提供投资运营、融资租赁、买方信贷等个性化、专业化金融解决方案。
公司紧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向智慧绿色能源领域的转型实践。公司从能源生产、输送、配给、转化、消耗五个方面,构建完整的能源体系,通过供给侧、需求侧、技术侧互联,实现从供给端到需求端能源系统的互联互享,创新的能源互联岛技术和方案已获得多项授权专利,并获得“中国工业大奖”。在此基础上,公司持续优化基础能源互联岛、专业基础能源互联岛、专业能源互联岛三个层次的能源互联岛综合一体化解决方案,发挥综合能效指标最优化和绿色高效低碳节能最大化。同时,将先进的压缩空气储能领域透平技术与获得中国工业大奖的能源互联岛技术相耦合的低碳节约智慧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协同工业企业、智慧城市深入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实现系统综合能效指标优化提升和低碳绿色节能减排高质量转型。
公司采取集中、授权、集中+授权三种采购管理模式,主要采购经营所需的外协作零部件以及电机、汽轮机、齿轮箱、润滑油站、阀门等产品配套所需要的设备。公司不断引入国内外优秀供应商资源以提高供应链竞争力,通过“国产化、本土化、区域化”资源合作,持续开展采购业务,满足各类市场需求,并按照合规管理要求,通过招标、比价、框架协议合作等多方式选择与方案最优供应商合作。此外,企业为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体验,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系统方案。
公司产品具有生产周期长、规格品种多、单件小批量的特点,因此公司严格采取“按单生产、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按照销售订货合同,编制年度产品履约计划,在满足约定条款后,下发产品投料计划,生产管理部门按照产品履约时间的不同,充分平衡产能负荷,统筹生产任务安排,科学编排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进程,确保产品按期交付。
近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推进制造智能化建设的进程,建成并运行资源计划信息系统,完成部分制造环节的数字化改造,MES系统一期工程在叶片制造工部建成投运,二期工程正在实施。与此同时,公司通过持续的过程精益改善,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核心制造能力持续增强,公司的生产制造模式正逐步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精益化。
公司目前销售市场覆盖国内外市场。在国内市场,公司主要采取直接销售模式,业务范围覆盖能量转化设备、工程EPC、全生命周期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控制等领域,公司结合用户特点,提供个性化金融方案、工厂运营方案,满足用户系统需求;在海外市场,公司联合国内大型设计院及工程公司等合作伙伴,协同出海,拓展海外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在“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公司深挖大客户资源,加强海外机构建设,强化当地系统销售能力。
在国际国内双循环和制造业投资恢复的双重拉动下,公司基于用户个性化需求,“源于制造,超越制造”创新发展,向“制造+服务”的方向延伸,服务型制造转型经验获得国家工信部、发改委和中机企协等广泛认可与推广,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陕鼓模式”多次被写入陕西省、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以及《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陕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创新应用和推广发展新业态。
面对装备制造业加快提质升级,高能耗、高排放工业低碳绿色转型,新型能源系统结构调整等市场需求变化,公司充分发挥能量转换装备和能源基因优势,持续优化升级“专业化+一体化”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瞄准高耗能行业转型的痛点和难点,将能源互联岛技术与先进的储能领域透平技术相结合形成低碳节约智慧系统解决方案,同时结合具体行业的用能特点,分别细化形成了面向冶金、煤化工、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具体应用场景的系统解决方案,助力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其中,在储能方面,公司拥有储能领域必备的压缩机组技术、膨胀机组技术及储换热三大核心技术。在国家推进绿色低碳清洁能源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保障我国能源电力安全长效的新发展环境下,作为储能领域的战略布局转型实践者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在相关领域的产业链布局凸显积极成效,带来市场新机遇和强劲驱动力。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3年上半年,在公司董事会的带领下,公司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坚定发展信心,勠力奋进、精诚团结、蹄疾步稳,深度聚焦主业,深化转型,加速开拓分布式能源市场。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围绕以下方面深入开展工作:
2023年上半年,公司针对碳中和、碳达峰等产业发展机遇,不断拓展新市场,强化提升满足客户需求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助推用户高质量发展。在新市场领域,公司持续推进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在压缩空气储能、冶金全流程、石油化工、煤制烯烃项目、BDO工艺等领域实现突破。在海外市场领域,公司在乙烯循环气压缩机及膨胀机出口、富气压缩机组等多个市场领域实现首台首套业绩突破,出口东欧国家首台空分机组,有效提升了公司海外品牌知名度。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分布式能源发展战略为指导,强化支撑“1+7”业务的技术研发工作,支撑各业务板块发展,最大化满足市场需求,共计完成科研成果113项。同时,公司巩固并扩大轴流压缩机、透平膨胀机产品技术的全球领先地位,围绕核心技术水平提升、重点产品优化升级开展技术研发工作,报告期内,全新科研项目计划95项。公司持续贯彻“一线研发”的研发工作理念,制定《一线项。公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升产业技术研发水平及行业影响力,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政府立项管理,2023年上半年共计获批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新产品新技术15项。
百万吨级乙烯装置三机组技术先进,为乙烯工业高质量国产化发展再添新动力300152)。公司基于数千台套石化领域压缩机组设计、制造、运行所积累的经验,以及完整成熟的技术体系,采用新型计算软件、高精度物性软件、高效模型级系列等核心技术,公司技术团队与欧洲研发中心开发了百万吨级乙烯装置三机组。公司百万吨级乙烯装置三机组开发研制方案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评审,机组方案满足乙烯装置多工况、高效率、宽调节范围的运行要求,确保机组运行可靠,与工艺系统匹配优良,标志着公司在乙烯“三机”大型装备新领域技术获得突破,进一步推进了乙烯“三机”等石化重大装备的国产化进程。
硝酸同轴四合一机组技术国内领先。为满足硝酸工艺节能减碳要求及用户需求的变化,保持公司在硝酸市场的技术领先,公司持续升级硝酸机组技术,开发全新五级硝酸尾气透平,提升效率3%-5%,并成功开发同轴四合一机组技术,在15万吨/年硝酸四合一机组实现氧化氮压缩机与空压机、尾气透平膨胀机同转速同轴布置,进一步降低机组能耗,减小机组尺寸和占地面积,持续技术领先,降低用户一次性投资,占领市场制高点。报告期内,公司签订某公司500吨/日双加压法硝酸装置四合一机组,机组整体效率提升3%,在确保机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装备技术国际领先,实现大中小规模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全覆盖。公司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发挥先发优势,进一步拓展压缩空气储能必备的大型高效压缩机组技术体系,从工艺系统研究、压缩机性能提升、配套设备研究、现场调试等多方面系统开展压缩空气储能透平机组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依托在大型节能高效压缩机设计制造方面的核心优势,在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压缩机组项目的基础上,再次中标某公司10MW级压缩空气储能压缩机组项目,实现了大中小规模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市场的全覆盖。
亚洲最大火电二氧化碳捕集项目配套机组投产,助力客户落实“双碳”目标。公司为某用户50万吨/年碳捕集与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研究及示范项目提供二氧化碳捕集压缩机组及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该项目为亚洲最大火电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项目。公司压缩机组在现场完成调试并顺利投产,每年捕集二氧化碳达50万吨,为煤电行业落实“双碳”目标、推动煤炭清洁化利用打造减碳新样板,实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开发聚乙烯循环气膨胀机,助力全球最大聚乙烯项目落地。公司开发聚乙烯循环气膨胀机,为全球最大的聚乙烯项目配套循环气膨胀机,成功实现聚乙烯循环气压缩机与膨胀透平同轴机组在核心工艺应用,确保了装置的可靠性、高效性以及特殊工况下的稳定性,为石化行业工艺技术的创新提升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
重视标准研制工作,提升行业话语权。报告期内,公司主导并参与标准研究和制定,利用标准抢市场、创品牌,以标准引领企业创新发展,新增主持、参与《智能工厂安全一体化第4部分:系统评测要求》、《智能工厂安全一体化第2部分:风险评估要求》、《一般用途离心通风机技术规范》等国家、行业标准的研制工作。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累计获批发布标准67项,其中国家标准30项,行业标准16项,团体标准19项,地方标准2项。秦风气体参与编制与发布标准10项,其中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7项,自主主导团体标准1项。
重视自主知识产权开发,提升技术产品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重视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公司核心技术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累计拥有专利490件,其中发明专利75件,实用新型专利395件,外观设计20件;软件著作权62件;秦风气体累计拥有专利42项,软件著作权7项。报告期内,公司“生物发酵汽电双驱供风及能量回收装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经陕西省技术转移中心鉴。
公司地址 : 江苏省海门市余东镇新宇村建新工业园区(新宇村3组)
公司电话 : 0513-81211214,0513-81211819
公司传真 : 0513-81211124
公司邮箱 : hobbm@www.keruidese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