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return false; fontSize = fontSize+2; } $(.art-con).css(font-size,fontSize+px); });
---------------------------------------------------------------------------------------------------------------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方针和战略部署,推进全省循环经济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见》(湘发〔2006〕14号),制定本规划。
1、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深化。2005年,经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生产企业有270多家,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由2001年的255亿元提高到近54亿元。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由2000年的1106万吨提高到2005年的238496万吨,年均增长约20%。2005年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999%,提前达到了国家提出的60%的“十五”计划目标。
2、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全省万元GDP能耗140吨标准煤,居全国第14位;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288吨标准煤,居全国第12位;万元GDP电力消费量10358千瓦时,居全国第七位。“十五”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保持一定下降幅度,主要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消耗指标项目稳定降低率保持在80%以上,主要工业产品单位产品能耗年平均下降幅度约367%。“十五”以来,重点用能企业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稳步下降。2005年重点用能企业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比2001年下降了13%和168%。2001年至2005年的5年间,全省重点用能单位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约800多万吨标准煤。“十五”末,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已形成年开发节约能源1000多万吨标煤的能力,相当于封山育林3000多万亩。
3、节地节材取得较大进展。新型墙体材料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据不完全统计,至2005年底止,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墙体材料总量的比例由1992年的不足63%提高到40%,累计建成新墙材建筑面积约164亿平方米,节约土地1041万亩。“十五”期间生产各类人造板合计714万立方米,节约代用木材1712万立方米。
4、循环发展示范模式初步显现。株洲冶炼集团、湖南智成化工公司和汨罗市再生资源工业园等三个单位,被列入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其中湖南智成化工公司的清洁生产模式、汨罗市再生资源工业园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模式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认可,并在全国推广。截至2005年底,全省共有13个循环经济示范项目获得国家支持,项目总投资20亿元,其中争取国债专项资金2亿元。
5、法规政策逐步完善。2000年以来,先后出台了《湖南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条例》(湖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63号公告)、《湖南省2005-2007年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湘政发〔2005〕2号)、《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见》(湘发〔2006〕14号)、《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若干规定》(湘建〔2004〕39号)、《关于我省实施建筑节能工作的指导意见》(湘建办〔2004〕16号)、《湖南省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湘经资源〔2005〕278号)、《湖南省“十一五”节能工作实施方案》(湘政办发〔2006〕46号)等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1、发展机制有待完善。由于当前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污染损害补偿机制尚处于完善过程之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追求的社会效益最大化目标与现行市场机制追求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循环经济追求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目标在现行市场机制条件下难以实现。因此,要尽快完善政府、市场、企业共同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形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使按照循环经济规则要求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能够比按照传统方式生产和经营的企业获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回报。
2、产业结构有待提升。产业结构整体上层次不高。在产业的部门结构方面,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比例过大,结构性污染和结构性耗能现象仍然存在;在产业的空间结构方面,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不高,实现“再利用”和“资源化”目标,面临着规模不经济问题。
3、技术支撑有待加强。减量化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无害化处理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等共性和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程度不够,在有色、化工、建材、冶金等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因此,要加强技术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作用。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抓手,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技术路径,把节约放首位,突出重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全省经济发展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道路,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质量,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促进全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标准体系,政策支撑体系,指标评价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万元GDP能耗有较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控制目标,主要水体水质有所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示范城市、园区、社区、乡村、企业。
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较2005年下降20%,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至112吨标准煤,累计形成节能能力2423万吨标准煤。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5%以上。
到2010年,平均吨钢综合能耗为680千克标准煤,吨钢可比能耗为665千克标准煤,铅冶炼综合能耗为750千克标准煤/吨,锌冶炼综合能耗为2000千克标准煤/吨,热处理可比能耗30千克标准煤/吨,工业锅炉热效率达到75%,空压机耗电95千瓦时/千立方米,火电供电能耗345克标准煤/千瓦时,原煤生产电力消耗120千瓦时/吨,加工原油耗电32千瓦时/吨,加工原油综合能耗100千克标准煤/吨,单位能量因素能耗20千克标准煤/吨因素,合成氨综合能耗2000千克标准煤/吨,尿素耗电150千瓦时/吨,硫酸耗电110千瓦时/吨,烧碱综合能耗1200千克标准煤/吨,卷烟耗标准煤17千克标准煤/箱,卷烟耗电42千瓦时/箱,水泥综合能耗135千克标准煤/吨。
到2010年,新建民用建筑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市州以上政府机构单位建筑能耗和人均能耗降低20%以上;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50万个、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5000处,推广更新节煤省柴炉灶500万户。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提高到48%。其中: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冶炼废渣、尾矿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0%、98%、80%、85%、70%。三废综合利用实现产值100亿元;全社会废旧物资回收总值达到350亿元。
到2010年,万元GDP取水量降到400立方米以下,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5%,工业取水量年增长率控制在10%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下降到31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综合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5,城镇供水综合漏失率降低到126%,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控制在137升/人·日。
亿元GDP占用土地总面积降低到1366公顷以下,“十一五”期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00平方公里。
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60%,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削减10%,重金属砷、镉排放量各削减25%。农药、化肥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提高2个百分点。
(一)推进矿产资源有序开发。根据矿种和区域特征以及开发利用条件,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准入条件;发布鼓励、限制和禁止开采矿产资源目录,对锡、锑、钨、稀土、石墨等主要战略性矿产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推进危机矿山深边部找矿和替代资源找矿;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推进低品位矿、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控制一般采选矿和原矿外输;综合整治矿产资源开采秩序,提高矿山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
(二)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进重点企业余热、余压、可燃性放散气体的回收和梯级利用,推进水资源闭路循环利用;推进电厂粉煤灰、脱硫石膏、煤矸石、建筑垃圾、冶金和化工废渣及尾矿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作物秸杆、农膜、禽畜粪便等生产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合理布局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废旧机电产品、包装废弃物等回收;规范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抓好废弃电子信息产品处理再利用;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建设,提高再生资源产业集中度;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建立旧货交易市场,促进旧家电、旧家具等物品再利用。
(三)推进资源和能源节约。推进节能。组织实施十大节能工程,开展全省百家企业节能行动,重点推进年耗能1万吨标煤以上重点用能企业的管理节能、技术节能、结构节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推进城市轻轨等高效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内河航运等节能运输方式发展;加快施行建筑节能标准,逐步实施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强化商业和民用节能,推进政府机构节能;合理、适度开发水力、水电,鼓励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推进核能开发利用;加快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大力支持农村沼气、节煤省柴炉灶、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应用;开发应用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等石油替代能源。
推进节水。逐步推行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实行用水功能分区管理制度;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实现雨、污分流,加强城市供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减少管网漏损,加大城市饮用水源开发、保护力度,推动直饮水工程建设,抓好公共建筑和住宅节水设施建设,强制推广使用节水设备和器具;推进小城镇生活污水净化工程;推进农业科学集水、蓄水和用水,推广雨养旱作节水生态技术,加速农村山塘、水库等灌溉设施改造,提高节水灌溉面积,基本实现农业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禁止滥采地下水。加强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在电力、钢铁、有色、石油化工、纺织、造纸、啤酒、酒精等重点用水行业贯彻落实取水定额国家标准,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活动,限制高耗水企业的用水量;大力推进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矿井水资源化技术、中水回用技术和热电空冷技术的应用,加大工业废水处理和回用设施的投入,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推进节地。强化城乡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加大城镇建成区改造挖潜和闲置土地回收处置力度;组织工矿废弃地、农村废弃宅基地和荒芜土地的整理和复垦,积极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空心村”整理,盘活存量土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控制城市大广场、宽马路建设和超标准占地;加强产业建设节约集约用地,鼓励建设多层厂房,积极推广标准厂房建设,鼓励“零增地”招商引资和技术改造;加强耕地保护,严格实行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补偿制。
公司地址 : 江苏省海门市余东镇新宇村建新工业园区(新宇村3组)
公司电话 : 0513-81211214,0513-81211819
公司传真 : 0513-81211124
公司邮箱 : hobbm@www.keruideseed.com